總臺推出多組系列報道、多部精品力作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
2025年09月03日 15:34總臺緊緊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主題,近期精心策劃推出多個品類系列項目,多維展現抗戰勝利的深遠影響,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抗戰精神,賦予這一重大主題宣傳以更豐厚的新時代風貌。
專題專欄《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戰老兵憶崢嶸》和《抗戰英雄浩氣長存》《山河見證——我們的抗戰記憶》等。從4月起,在《江蘇新時空》《正午江蘇》《新聞眼》《江蘇新聞聯播》及荔枝新聞、inJiangsu我蘇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陸續推出。及時報道江蘇各地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相關消息,生動講述烽火遺跡和英雄故事。相關統一掛標專欄將延續到年底前,結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等活動,持續營造緬懷先烈、感恩祖國、增強民族自信的濃厚社會氛圍。
紀錄片《正義的審判》。該片聚焦抗日戰爭勝利后,自1945年至1956年間,中國針對日本戰犯暴行的12個法庭審判,以英國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院教授顧若鵬作為學者型主持人,在英國、日本、中國等地進行尋訪,通過近年來的最新發現、歷史文獻影像、親歷者及親歷者后人講述、海內外專家學者分析,揭露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種種罪惡,全景式展現中國依法懲治戰犯的歷史。全片共2集,每集45分鐘,于9月2日晚間在江蘇衛視、ai荔枝、荔枝新聞首播。江蘇新聞頻道、城市頻道、教育頻道、國際頻道也將陸續播出。
紀錄片《抗日戰爭啟示錄》。該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一系列重要論斷為主要遵循,分別圍繞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并肩戰斗等4個主題展開。全片通過對抗日戰爭主要進程和重要戰役的回顧,對抗戰英烈、愛國民眾、華人華僑、國際友人感人故事的深入挖掘和細致呈現,生動詮釋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珍貴啟示。全片共4集,每集48分鐘。該片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
大型直播《山河見證——我們的抗戰記憶》。按照國家廣電總局部署,總臺積極參與全國廣電新媒體聯盟接力直播,分別在8月1日、13日、18日聯合其他臺推出3場直播。直播設計新穎、內容豐富,歷史厚重感強且互動性佳,取得良好傳播效果。新安旅行團直播聚焦新安旅行團歷史陳列展,展現其行程中的多個“第一次”,引入中小學生體驗巖洞教育等,直播通過毛主席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安旅行團和新安小學兩封珍貴的回信,串聯起跨越時空的囑托,激勵傳承紅色基因;原國立中央大學西遷直播選取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兩個點位,重現西遷歷程,邀請研究人員、當代大學生生動講述“抗日戰爭中的另類長征”,傳承西遷精神;由總臺牽頭重點實施的“和平永鑄·全民族抗戰的全面勝利 ”的直播中,聚焦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舊址,多角度、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侵華日軍簽字受降儀式會場內外的盛況。
大型全媒體特別節目《勝利回響》。80年前的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聚焦這一勝利時刻,總臺于9月2日上午9:00在江蘇衛視和“茘枝新聞”客戶端、“inJiangsu我蘇”客戶端,“江蘇新聞”社媒矩陣同步推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別節目《勝利回響》。節目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以中國共產黨領導全民族抗戰、新四軍在江蘇敵后抗戰故事、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抗戰為核心內容構建框架,從北京、延安、澳門等地發回直播連線報道,通過短視頻、虛擬演播室、現場直播、嘉賓訪談等多維形式,聚焦各地抗戰紀念館、著名戰斗發生地和受降地等抗戰紀念遺址,展示楊靖宇、張自忠、左權等英烈的英雄事跡;以地圖+實景+影像形式,呈現以抗戰英烈命名的城市、鄉村、街道,講述與之相關的抗戰英烈故事,再現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節目反響熱烈,收獲抗戰英烈后人真誠點贊和致謝,直播及點播回看量累計達420萬次,微博話題#2025勝利回響#閱讀量超百萬,#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的歷史記憶#等話題登上微博同城熱搜。
融媒體特別報道《兩位外國友人成為首批外籍“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捐618張抗戰照片的馬庫斯一行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獻花、默哀》等。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第四批歷史記憶傳承人上崗儀式??偱_全網率先推出《約翰·拉貝后人和埃德加·斯諾后人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短視頻。此外,法國小伙馬庫斯捐贈618張抗戰照片一事引發關注。8月11日晚間,馬庫斯一行抵達南京,并于12日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地了解南京大屠殺史實。荔枝新聞中心對其行程進行全方位獨家報道,其中短視頻流量超過1000萬,直播觀看量近500萬。
音頻系列節目《80年了,您看見了嗎》。節目與江蘇省方志辦合作,以《江蘇地方志——紅色地名》書稿為基礎選取省內20個和抗日戰爭有關的地名,如南京李巷、常熟沙家浜、蘇州陽澄湖、無錫寨門、鎮江茅山等,走進地標,講述當地當年發生的抗日故事,展現如今的和平繁榮,讓歷史和當下呼應。系列節目共20集,于8月15日起在江蘇新聞廣播矩陣、大藍鯨客戶端和江蘇省方志辦微信公眾號同步播出。
音頻產品《人民的力量》。該產品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期間歷史為脈絡,以“黨的領導”作為貫穿全系列的主題主線,關注中國抗戰史上重大戰役和事件中人民所發揮的重要力量,通過“小切口”講述鮮為人知的小故事,充分聚焦中國抗日戰爭中廣大民眾以血肉之軀和堅定信念,自發組織、積極參與抗戰的英勇事跡,展現抗戰中的人民力量和群眾智慧。
融媒體項目《抗戰信物·時空對話》。該項目推出一組融媒體報道、一組豎版短視頻、一組主題海報、一個網絡專題、一組網絡互動話題。通過采訪《游擊隊歌》作者、“人民音樂家” 賀綠汀的女兒賀元元,報國實業家盧作孚的孫子孫女盧曉蓉、盧曉鐘,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的長孫馬繼志,航空英雄陳懷民的侄子陳德,“劉老莊”連李云鵬烈士的妹妹李愛云等人,展現當代青年與抗戰英雄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系列報道《烽火記憶——80年80人 ·抗戰老兵口述史》。該系列聚焦抗戰老兵故事,通過80位抗戰老兵的親身經歷,口述歷史,全面展現抗戰老兵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凝結成為偉大的抗戰精神。系列報道擬以新媒體專題的形式推出80篇。
主題策劃《烽火留聲》。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江蘇城市頻道策劃推出“山河記得·烽火留聲”系列節目,以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收藏的抗戰時期原聲老唱片為線索,講述全民族抗戰中的文藝力量。短片內容包含戰時原聲、老兵回憶、創作故事、意義與影響、現代傳唱等核心元素,有機串聯成為一條內容豐富、有歷史縱深與現代意義的新聞專題片。系列節目共5集,選取了《畢業歌》《松花江上》《長城謠》《恭喜恭喜》4首歌曲,另單獨拍攝、制作了一條特別策劃的“00后”大學生演唱《畢業歌》“快閃”短視頻。
電影《南京照相館》。該電影由總臺幸福藍海與中影集團等機構共同出品,并深度參與制作。自7月25日影片登陸全國院線,總臺全力做好全媒體宣傳推廣,發布原創報道超1300條次,相關宣傳全網傳播量破3.1億。上映39天,累計超8150萬人次走進影院觀影,票房位列暑期檔冠軍,為抗戰勝利80周年獻上了一部兼具思想性與感染力的精品力作。8月28日,憑借精彩的劇情、精湛的制作以及演員們出色的表演,斬獲第二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及最佳導演獎。
英語系列報道《80 Years After Victory: How Does the New International Generation Remember History(勝利80年:新一代如何銘記歷史)》。該系列制作推出了《美國小伙埃文·凱爾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捐贈多件史料》《國際友人首次加入“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行列》《梅根·布萊迪:如今我做的事也是我曾祖父所希望的》《南師學子六種語言訴說和平與歷史傳承》,以及圍繞捐贈相冊的法國人馬庫斯一行進行的報道《法國小伙馬庫斯正式捐贈618張抗戰歷史照片》《俯瞰大美南京 馬庫斯:我們更應該把歷史告訴全世界》《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馬庫斯:致敬張純如 為真相而斗爭》《歷史正義的雙向奔赴:南京人以熱忱擁抱國際友人》等英文短視頻,在inJiangsu我蘇及海媒平臺推出,通過強調人類共同追求,激發廣泛共鳴。
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童聲里的中國”少年兒童歌詠活動集中展演。該展演于8月14日在江蘇大劇院上演,演出由“烽火少年郎”“唱響勝利歌”“時代好少年”3個篇章組成,來自全省的少年兒童代表用嘹亮童聲重溫烽火歲月,唱響勝利之歌,砥礪強國之志。本次歌詠活動于9月2日16:30在江蘇衛視、荔枝新聞、ai荔枝等平臺播出。
此外,總臺還陸續推出主題宣傳《與守護者同行》,系列短視頻《另一種力量——非遺里的抗戰故事》,系列數字海報《這些不能忘卻的日子》等一系列宣傳報道,組成報道矩陣。線下活動方面,8月15日推出“我跟南京合個影”主題打卡活動。節目組在有標志性意義的地點設置特色打卡點,邀請市民游客通過拍照的方式,感受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厚重與現代活力。通過線上線下呼應,全平臺聯動,突出今昔對比,傳遞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的共同心聲,進一步升華主題。